分類: 媒體

  • 我被邀請為《劏房辯論會》擔任節目嘉賓

    我被邀請為《劏房辯論會》擔任節目嘉賓

    我被邀請為《劏房辯論會》擔任節目嘉賓

    感謝鳳凰衞視的邀請。

    本港高樓價問題,長期困擾社會穩定發展,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亦發表講話,明言冀望政府對住屋問題有所作為,要「告別劏房及籠屋」等期盼。

    因應相關議題,我被邀請為《劏房辯論會》擔任節目嘉賓,同場其他五位嘉賓包括:

    公屋聯會總幹事 招國偉

   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 陳浩庭律師
    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
    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候任教授 邱勇
    青研香港發言人 周元谷
    民主思路社區幹事 姚潔凝測量師
    鳳凰衛視節目《劏房大辯論》第四集
    拍攝日期:10月30日 (星期六)
    節目播出時間:11月06日(星期六)

     

  • (EN) New electoral system, real democratic movement

    (EN) New electoral system, real democratic movement

    對不起,此內容只適用於EN

  • 民主思路4人擬參選 闡第三路線:法治偏建制 民主偏泛民

    民主思路4人擬參選 闡第三路線:法治偏建制 民主偏泛民

    民主思路4人擬參選 闡第三路線:法治偏建制 民主偏泛民

    立法會選舉今年12月19日舉行,於新選舉制度下,基於傳統民主派首度缺席,非建制板塊將會大重組。其中,由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牽頭的智庫民主思路,4名成員姚潔凝、麥慶歡、黃穎灝、陳進雄正積極考慮參選。

    4人接受《香港01》專訪時表明,民主思路所倡議的「第三路線」並不等同「中間派」,在政治議題上會有明確立場,總體而言是:「法治和國家安全就站在建制派一方,民主和核心價值就站在民主派一方」,在穩定社會的前提下為日後民主普選製造有利條件。他們認為,2019年社會動亂期間,香港局勢發展到一個極端,鐘擺效應之下社會需時調整,希望提供「一國兩制」下通向民主的一條活路:「明明就有一道門在旁邊,為何總要衝向前面那堵牆呢?」

    他們承認在知名度、資源上均需多加努力,但相信務實的政策研究在未來香港大有可為,亦期望以一個「doer」(做事者)的身份,以落地形式將民意反映給政府。

     

  • (EN) New electoral system, real democratic movement

    (EN) New electoral system, real democratic movement

    (EN) New electoral system, real democratic movement

    對不起,此內容只適用於EN

  • 【#葉劉淑儀 x 姚潔凝 – 想要美腿靚皮膚,最緊要做好呢件事?! | 時政吹水站 #025】

    【#葉劉淑儀 x 姚潔凝 – 想要美腿靚皮膚,最緊要做好呢件事?! | 時政吹水站 #025】

    【#葉劉淑儀 x 姚潔凝 – 想要美腿靚皮膚,最緊要做好呢件事?! | 時政吹水站 #025】

    行政會議成員、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向來保養得宜,並獲得傳媒、網民大讚她擁有白滑皮膚及 #美腿。到底她有什麼 #保養之道 ?另外,她如何保持年輕的心境與女兒及其他年青人溝通,知道最新的社會潮流?

    主持:

    #姚潔凝 (民主思路社區幹事)

    嘉賓:
    葉劉淑儀(行政會議成員、新民黨主席)

    歡迎訂閱「#竹石台 #TheBambooRock」頻道,記得開埋小鈴鐺!

  • 「民主思路」倡設最低人均居住面積 增加港人國家認同

    「民主思路」倡設最低人均居住面積 增加港人國家認同

    「民主思路」倡設最低人均居住面積 增加港人國家認同

    特區政府即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,位處香港發展的關鍵時刻,「民主思路」今日(30日)提出多項施政重點建議,包括建議設最低人均居住面積,便利律師參與大灣區發展,優化法律電子程序,提升香港經濟發展競爭力等。「民主思路」表示,當下香港社會正正需要立足於現有的價值(Value),弘揚及重塑香港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,包括完善的機制及優秀的專業服務,以務實的知識和精神,為香港未來的發展建構優勢,達致繁榮昌盛。

    「民主思路」認為,要構建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國家安全觀,又指港府要掌握民情,可考慮重設「心戰室」、政治顧問等,亦建議重新評估學生交流活動成效,如讓學生居於內地學生宿舍或當地家庭等,加深了解國情。

    法律界選委、執業大律師麥慶歡表示,特區政府應主動在內地推廣香港的普通法法律優勢,幫助香港成為大灣區的法律仲裁和調解中心。具體措施包括:設立專門的香港特區法律業務發展辦公室,以制定業務發展藍圖和計劃,建立灣區協調部門,評估是否需要與中央和地方政府簽訂CEPA及各種司法程序協議以外的進一步交流協議等等。她指出,香港若主動與大灣區協調,也將有助消除港人對法律制度的不熟悉,方便港人在大灣區營商,不只法律界,連商界也將受惠,能帶動整體經濟發展。

    執業大律師朱柏陵表示,政府可盡快啟動《法院程序(電子科技)條例》中的電子法律程序,加快法院程序電子化的步伐,例如鼓勵使用網上平台進行調解,使用緊急網上商業法庭、網上排期聆訊,以及擴大電子檔案存檔或送達的使用、推廣和支援等。此舉可以令法庭有效解決案件積壓的問題之外,更有助加快商業爭議審判的速度,優化香港的營商環境,吸引更多投資者,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仲裁中心的地位。他說:「新加坡能做到大部分商業訴訟在164天內完成,為了保持香港的競爭力,加快電子法律程序刻不容緩。其他法院程序電子化的好處包括減省公共資源開支,提升仲裁裁決執行的效率,加強香港作為國際爭議解決中心的地位等等。」

    從事醫療科技行業20餘年的陳進雄認為,政府應善用醫療大數據,發展創科安老業,打造「精準醫療」及「預防醫學」,提升香港的醫療競爭力。他建議盡快設立全民電子醫療資料庫,透過大數據,不但可以妥善管理醫療資源、提升效率及醫療質素,更能及早制定預防疾病政策,協助市民改善健康,同時制定健全的安老政策。他說,創新及技術開發更可將香港發展成亞洲醫療科技中心,可藉此開拓「醫療旅遊」等,從而帶動其他產業如零售、展覽及酒店業等,亦可以促進國際學術及商業合作,吸引世界级的醫療學者和專家到港工作。

    環保專家、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黃頴灝表示,政府應參考其他國家管制即棄塑膠,限制製造商使用即棄塑膠,獎賞使用可循環塑膠的企業和市民。他指出,現時香港每天有2.3萬噸「塑膠垃圾」,而塑膠廢物不單污染環境,而且嚴重佔用大量土地用於堆填。他說,現時堆填區所佔面積是517公頃,比例已相等於當年「土地大辯論」欠缺土地的一半,所佔土地價值相等於4萬億,即現時庫房的4倍,證明堆填廢物霸佔土地更會拖累房屋問題。故此,黃穎灝提出「綠色循環經濟」概念,在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也將有助解決土地問題,以至社會醫療衞生、市民健康等。他還建議兩電把煤的發電比盡快降到最低,從而把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氣等的比重升到最高,亦應考慮盡快把氫氣發電研究納入發電燃料組合。

    測量師姚潔凝建議政府需重拾房屋政策的主導權,不能令香港變成「劏房」之都。她建議立法制訂「最低人均居住面積」,並指出現時有新樓盤面積竟可細小至128平方呎。她說,參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數據,此呎數比在囚人士人均總空間約215至323平方呎的人道標準更低,故屋宇署未來應考慮禁止批核細於215呎單位的圖則,以保障香港人的居住權。

  • 《#球衣事件揭示 #去極化是賢能者必備素養》

    《#球衣事件揭示 #去極化是賢能者必備素養》

    《#球衣事件揭示 #去極化是賢能者必備素養》

    2021年7月中,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一個有關《港區國安法》實施一周年的研討會上,明確地對「愛國管治者」提出了五大要求:

    第一: 能不能始終把握好香港『一國兩制』實踐的大方向?
    第二: 能不能堅守為民情懷?
    第三: 能不能破解香港深層次矛盾和問題?
    第四: 能不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鞏固和提升香港的競爭力?
    第五: 能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香港更好發展?

   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一個國際性賽事,根據《奧林匹克憲章 Olympic Charter》第50條,明文禁止在奧運會場、場館或其他地方進行示威、政治、宗教或種族的一切相關宣傳。奧運交錯的五環就是要表示全球五大洲人民的團結,奧運主義 (Olympism) 的五大宗旨是讓運動融入文化、教育和生活,讓運動為人類的和諧和平發展服務,讓運動員按國際奧委會最終權力行事,讓運動去除歧視、互諒互讓和彰顯人權,讓運動組織能政治中立並自主辧賽事等。

    夏寶龍的五大要求和奧運主義的五大宗旨都不謀而合,是由為人民服務的心出發。香港有從政者因對某顏色的解讀而作出評論可以理解,但我們應客觀地找出問題的根源,著眼於打擊出現問題的官僚架構,而不是批鬥式針對個人行為。

    香港官僚主義是社會分化問題的源頭,主事官員只懂層層的程序和守則,為求自保漠視和忽略前線運動員和巿民的根本需要。球衣事件發生至今,沒有官員交待事件,沒有媒體追問主事官員,是社會集體間接縱容了失職的人。

    筆者觀察到爭拗發生後,雙方陣營的論述不斷停留在政黨和顏色,由於各不服輸而繼續將事件升温至集體批鬥的層次,實屬低水平的政治論述。香港現時的狀態就像Andre Mansur漫畫家筆下的兩夫妻打架,丈夫向朋友說昨晚和太太打架,太太最後跪地,朋友們表示欣賞,事實上是他被太太罵到要躲在床下,太太最後跪地追打他。「每一件你聽到或讀到的都只是意見,直至到能證實為止!」

    希望各位備戰中的香港從政者能理解夏寶龍五大要求、奧運主義五大宗旨和此漫畫的箇中真諦,能駕馭複雜的政治事件,讓社會知道打架雙方都要承擔責任。中肯理性的評論才能帶領香港去激化,是賢能治港者必備的素養,把社會極端化只會正中外國勢力分化香港的圈套。望各從政者從球衣事件中吸取教訓,不要為求表現而誤中地雷。
  • 公產私產不分的公營房屋制度

    公產私產不分的公營房屋制度

    公產私產不分的公營房屋制度

    香港主理房屋政策的官員多為政務官,其通才訓練只能讓他們順應民意代表的意見,欠缺國際視野和通盤政策考量,在政策出台前不但沒有參考聯合國的《足夠住房》研究報告,而且無視大學和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結果,只懂因循依賴私營市場和房屋擁有制,根本不能解決香港的住屋問題。

    要解決房屋問題,首要是改變產權的處理。現在的公營房屋政策,因官員不敵資本主義和民意壓力,嚴重違反了要讓更多巿民安居的政策原意。居屋和租置公屋業主在補地價後,可在公開巿場放售,地產代理會安排買家負擔補地價的差額,這是用私有產權方法去處置公共資源,是大錯特錯的處置。

    究其原因,有房委會委員認為,由於居屋和租置公屋的出售是經過買賣合約,由銀行於政府擔保下承造按揭,這樣如私人物業的買賣方式,便不應約束公營房屋業主支配產權的自由,這是一個荒謬的歪理。居屋和租置公屋的產權,實際上是由房委會和合資格巿民共同擁有,政府用公帑資助巿民置業,並向銀行特別擔保其按揭申請,其產權不應以純私人樓宇買賣的私有產權去處置。

    香港主事房屋政策的官員和大眾巿民,誤把公有資產作純私有房產處理,還以自由支配產權作藉口,合理化炒賣行為,令出售公營房屋制度徹底崩壞。

    居屋和租置公屋於私人巿場出售獲利,是公營房屋業主於滿足安居的「住屋需求」後,求取物業資產增值的「投資需求」,政府的公帑絶不應用來資助巿民炒賣物業。時任房屋局局長曾指出,長策會和公眾諮詢曾多次提出這個觀點,可是官員只懂因循舊有政策,推說怕前後制度混亂,以社會未有共識為藉口,拒絶修改政策。這種不分公產私產的政策結果,變相令公屋的成交價,推高私樓樓價。

    要解決公產私產不分的問題,可以參考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買賣組屋的政策,所有資助房屋的買賣必須由房委會的專責部門管理,這樣既可防止公共資源流入私人巿場,亦可防止公營房屋的寶貴資產,被全球量化寛鬆的泛濫資金所蠶食。只有在政府可控的情況下,管理所有公營房屋的買賣,才是上策。

     

  • 《#香港冇問題?—#劏房篇》

    《#香港冇問題?—#劏房篇》

    《#香港冇問題?—#劏房篇》

    #香港冇問題?—#劏房篇》首集面世

    主持:#姚潔凝

    香港人多車多,問題都多?《香港冇問題?》首集就講存在已久的劏房問題,市民對劏房有什麼看法?制定 #人均居住面積 如何有助從根本解決劏房問題?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認為政府在住屋問題上如何能做好點做快點,並非僅局限於 #增建公屋之上?

    歡迎訂閱「#竹石台 The Bamboo Rock」頻道,記得開埋小鈴鐺!
  • 【預防勝於治療 及早接種疫苗】

    【預防勝於治療 及早接種疫苗】

    【預防勝於治療 及早接種疫苗】

    近日政府鼓勵市民積極接種疫苗,加上地產商及港鐵推出打針送樓送車票的活動,引起社會熱話。

    面對疫情,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抗疫方法,護己護人。記得儘早報名去打針啦!

    #預防勝於治療 #接種疫苗 #護己護人 #抗疫 #社區實驗室

   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9年年初,新冠肺炎未爆發前,公布全球10大健康威脅報告,排第一位是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,第二位係「非傳染性疾病」如糖尿病、癌症、心臟病等,第三位便是全球性流感,第四位是脆弱的醫療系統,第五位是抗藥性細菌,第六位是伊波拉同其他高危病原體,第七位是窘乏的基層醫療,第八位是「疫苗猶豫」,最後第九和十位先至係登革熱同愛滋病。

    在新冠肺炎肆虐下,對於香港來說,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是,第三位的全球性流感同第八位的疫苗猶豫。根據衞生署「流感疫苗接種計劃」2018-2021年的統計數字,去年的總接種數字,較前年多出百分之十七。我們民主思路社區實驗室了解到,如果雙重感染新冠肺炎和甲型流感,死亡率會高達5倍。為了要保障巿民健康 ,我們在「香港醫護學會」的協助下,在2020年10月9日為80位香港居民接種了四價流感疫苗,當中大部分是50歲以上的合資格人士,亦有少數族裔參與活動。適逢中秋佳節,我們為每位接種者送上一盒流心奶黃月餅,以向他們共同抗疫表達謝意。

    世界衛生組織的疫苗諮詢小組發現,「疫苗猶豫」背後的3個主要原因,第一係「自滿」,一些「最缺乏專業知識的人,往往對自己的認知最有信心,民眾錯誤地認為自己的認知是最優秀的。」 其次就是接種疫苗的方法不方便,第三才是缺乏信心。

    我們民主思路社區實驗室,希望廣大的香港巿民,要相信正確的醫療資訊,疫苗接種是預防疾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。如果我們要戰勝新冠肺炎,就要保持高水平疫苗接種率,才能讓疫症絕跡。 保護自己,保護家人,預防勝於治療,及早接種疫苗。